主动放弃,不一定都是发自肺腑的心甘情愿,也可能只是为了体面,以免承受被动失败的难堪。
近日,上市公司云从科技主动向上交所提出了终止18亿的定向增发,关于原因,云从科技表示:
“鉴于近期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公司实际情况和整体战略规划的深入考量。”
无懈可击的陈述,但相当笼统,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而且,这不太符合云从科技一贯地融资风格,云从科技一向是能多要就多要,怎么可能自己认为拿钱不恰当而主动放弃。
别看云从科技2022年5月份上市的时候只募资了17亿,但实际上,云从科技最初提交的申请文件里募资计划是37.5亿。
要不是询价过程中遇冷,断然不会减少IPO的融资目标。
这次定增的最初计划融资额也是36.5亿,要不是被上交所两轮问询,也不至于直接拦腰砍半到18亿。
别的不提,就说这募资额如此大的讨价还价空间,可见云从科技是把股市的门道领悟得相当透彻。
完成了对上交所两轮问询的回复之后,云从科技还把股东大会已审核通过的定增有效期限延长到了2025年4月,可见是有耐心等待的。
而如今期限还早就主动撤单,或许正如云从科技所说,市场环境真的变化太大了。
云从科技号称中国“AI四小龙”之一,但自上市以来除了江湖名号,似乎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支撑股价的业绩。
还记得云从科技的招股书中对于2022-2025年的规模做过“保守”的预计:19亿元、25亿元、32亿元和40亿。
而上市之后的实际情况却是,2022年5.2亿,2023年6.2亿。
关于利润,云从科技说的是2025年实现扭亏为盈。
虽然期限还没到,但从目前的利润趋势来看,似乎难以让人信服。
2022年亏8.7亿,2023年亏6.4亿,2024年一季度亏1.6亿,2025年能盈利吗?
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不止是业绩,还有股价。
云从科技15元的发行价,如今已破发了,股民对AI概念的狂热已经褪去,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上涨的理由。
2023年1-4月,云从科技曾乘着AI的妖风妖了一把,短短3个月的时间,股价从11元涨到44元,涨了4倍。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之后就一路狂跌,到现在已跌去77%回到了原点,云从科技现在的4万股民估计都有点慌。
其实,慌的恐怕还不止是股民,还有IPO前参与融资的投资机构们。
根据云从科技的招股书,IPO前有七次增资:
“2017年12月,首次增资3.74亿,成本约6.4元。
2018年7月,二次增资2.6亿,成本约10.11元。
2019年2月,三次增资4.83亿,成本约13.45元。
2019年6月,四次增资2亿,成本约21.6元。
2019年9月,五次增资7.6亿,成本约21.6元。
2020年3月,六次增资4.04亿,成本约21.6元。
2020年5月,七次增资2.06亿,成本约21.6元。”
以现在的价格来看,只有首次增资的机构还可以从容地兑现撤离,而后面的机构就差不多都被拴在里面了。
还记得2020年5月,云从科技IPO申请被受理之前,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不能跟美国做生意。
2021年12月,云从科技即将上市之前,又被美国财政部列入了非SDN中国军事综合体清单,不准美国人投资该公司。
被美国两次制裁的中国公司,我们无条件地支持,但在商言商,既然到了股市,还得按照股市的游戏规则来。
在股市里,无法给股民带来利益的上市公司,肯定算不上好公司。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2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