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美财政部长耶伦
耶伦本人还没来华,就先向中国摊牌,瞄准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这意味着除了芯片,美国又锁定一打击目标。那么。耶伦访华前,为何要威胁打击中国电动汽车?一边访华一边威胁打压中国,暴露美国什么心态?面对耶伦两面三刀,中国该不该欢迎?关于以上三个问题,我将从耶伦的此番言论中,来具体为您分析。
4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将再次访华。日前,耶伦在接受采访时称,访华时要当面警告中国,表达对中国补贴清洁能源产业的不满。耶伦还很无赖地把美国产业衰退的责任推给中国。同时,她还威胁说“中国绿色产能过剩”,并且正在向全球“倾销电动汽车”。这说明美国继打压中国的芯片产业之后,又锁定了下一个打击目标。
第一个问题:耶伦访华前,为何要威胁打击中国电动汽车?
耶伦访华人还没到,为何要先威胁打击中国电动汽车?
图为中国新能源汽车
耶伦人还没上飞机,就先对中国下“挑战书”,可谓是来者不善,也把美国的双标和霸道暴露了出来。耶伦的此番言论,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美国过去几十年里在全球横行霸道,养成了霸权主义的行事风格,就算是有求于你,也要先打一棍子,放放狠话,然后再和你谈条件,耶伦玩的就是这一套。也就是说,她想让中国先知道她此行的目的,从而做出让步,但显然中国是不吃这一套的。
其次,耶伦此举也是在向美国内做个表态,证明她此行并不是去和中国和谈,而是去警告中国。近段时间,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欧美都坐不住了,开始炒作中国企业之所以发展得好,是因为有所谓的政府补贴,而因为补贴变得廉价的中国产品,对美国及其盟友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耶伦还没到华就说要警告中国,并不代表其真的认为中国会让步,而是说给美国内各企业和其盟友听的。
图为准备出口的中国新能源汽车
这就相当于是把锅甩给了中国。其实耶伦说中国的所谓“补贴政策”,美国自己也有,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其中就包括对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补贴政策。只要美国消费者购买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就可以获得现金补贴。这一政策引发多国不满,马克龙还曾为此专程访问美国,向拜登讨说法。耶伦此举就是想把锅甩出去,先把话挑明,如果中国不让步,那么和美国就没有关系了。
第二个问题:一边访华一边威胁打压中国,暴露美国什么心态?
一边访华一边威胁打压中国,暴露出美国什么心态?
近两年,美国打压中国的步伐一直没有停过,但同时,也在不断派出高官来访问中国。首先这说明美国已经心态失衡,有了危机焦虑。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在全球产生了轰动效应。“中国崛起,美国衰落",已被世界舆论添油加醋式的疯传。这种唱衰的论调,使得美国政府到民间都会有一种危机感,从而将中国当成了美国的敌人。由于美国心态失衡,他们认为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是挖在美国的墙角。
图为拜登
其次,美国的手段虽然复杂,但其核心只有一个,就是要让中国屈服。打压和威胁,是为了实际上的遏制中国,而派高官来访,则是为了当面施压,并当面表明自己强硬立场,这样软硬兼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会面只是在试探打压的效果,了解中国国内经济实情,探明中国的立场变化。为进一步制定策略提供信息。
最后,暴露了美国的自信丧失。美国认为,他们派高官访华是在管理和指导中国。从策略上来看,美国实施的一边打压一边访华的手段,是为了掌握博弈的主动权。美国威恩并施,通过欺骗和实力恐吓并用,试图将中美博弈的节奏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这就是美国不断派高官访华的最终目的。这也说明如果美国没有从中国得到它想要的东西,就不会善罢甘休。
第三个问题:面对耶伦两面三刀,中国该不该欢迎?
一边表示友好,一边威胁打压,面对耶伦的两面三刀,中国该不该欢迎?
图为美国汽车工厂
首先来说,美国向来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美国自己都是中国强大产能的受益者。要不是中国对美国输出大量廉价商品,美国的物价恐怕不是今天这样子。以往,美国在急需压制通胀的时候,几乎都是求着中国企业加强合作。而到了现在,美国通胀刚下去,拜登政府便开始说中国的产能过剩,压制了美国的新能源产业,这就是明显地双标。既然美国这么咄咄逼人对待中国,那么中国自然不会和他们客气。
其次,过去这段时间以来,中国有两个对美举措值得关注。其一是今年1月份,中国减持了大约186亿美元的美债,此举或暗示着中国没有结束对美元资产的抛售。究其原因,就是中国对美国的不信任在加剧。其二则是在经贸层面,中国买家近期连续取消美国小麦订单,3月份共取消了50.4万吨,这已超出了去年中国购买美国小麦总量的一半。
图为美国小麦
虽然这和耶伦的行为没有关系,但至少表明了中国的态度,那就是中国希望与美国合作发展,但不会像美国所希望的那样去求着他们合作,如果美国拿出恶劣的态度威胁中国,那么中国也会使用一些手段作为回击。但愿耶伦能看懂中国减持美债以及取消订单的含义。
总的来说,由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思维,在面对中国的崛起时,又不愿意同中国合作,而是采用打压和拉拢并用的手段来对付中国。这表明美国是想做长期打算,软硬兼施,放缓节奏,力求主动,看能不能最后取胜,这可能就是美国的最佳理想。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