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8月2日,金融监管总局向行业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对人身保险产品备案提出新要求:
自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
这意味着保险业的“2.5%”时代要来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保险的预定利率对保险产品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之前曾和大家说过,保险公司利润来源主要有“三差”,分别是死差、费差、利差。
1、死差,预期的保险资金与实际理赔资金的差,理赔金额越小,利润就越多。
2、费差,保险公司预期的经营成本与实际的经营成本之差,实际的经营成本越低,利润就越高。
3、利差,保险公司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差。
一般来说,死差和费差是相对固定的,对保险费的影响也相对固定。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利差。
保险公司在拿到保费之后,一部分钱用来做理财,另一部分钱用来投资。即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保险投资的收益越高,保险公司的利润越大。
一般来言,出于稳健角度考虑,投资主要是投放存款、国债等资产。这决定了保险公司的收益受市场利率影响非常大。
过去两年,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国有大行1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从1.5%降到了现在的1.35%。这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预定利率可以理解为它的成本,在投资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要想保住利率只能是下调预定利率。
保险预定利率从3%降到2.5%,意味着什么?
1、新保险产品保费可能会上调。在保险定价中,保额可以理解为分子,预定利率可以理解为分母,保费可以理解为商。保额不变,在预定利率下调的情况下,保费一般会上调。
2、理财型保险收益率会下降。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降到了2%,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降到了1.5%。此前,普通型产品定价利率最高3%、分红型最高2.5%、万能险最高2%。相当于理财型保险收益率的天花板再次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据财联社,这个通知还罕见提到了:
参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保险业协会发布。
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应当报金融监管总局。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
它的影响主要是:
随着人口老龄化来临以及城镇化率达到高位,未来市场利率将持续走低。LPR、存款利率、国债收益率等也将随之走低。预定利率参考上述利率定价,意味着至少未来几年,保险的预定利率将是继续走低的。
2019年以来,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从4.025% 下调至 3.5%,后来下降到3.0%,现在又下降到2.5%,接下来大概率还会下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03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