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吃瓜,神仙下棋。
2011年10月11日8点,“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收到了一条匿名的短信。短信里说,他们的淘宝商城店铺可能会遭到攻击。赵迎光迅速赶回了公司。
晚上9点钟一过,他家店铺主页的点击率瞬间开始直线攀升。
一开始,一件商品的单次成交量可达几十上百件,一看就不是真正的买家。
“韩都衣舍”店铺遭遇围攻,并不是赵迎光得罪了什么人,他只是无辜的炮灰。
赵迎光收到匿名短信的前一天,淘宝商城也就是现在的天猫,发布了一条新的政策:
技术服务年费从以往的6000元提高至3万元和6万元两个档次,涨幅5倍到10倍。
当年被围攻的店铺不只是韩都衣舍,还有七格格、优衣库等大店。
这场攻击,由一群号称“淘宝小店家”的人士躲在幕后操纵。
攻击者被分为30个执行组,每组100人,统一听令昵称为“Zaf|波”的人指挥。在他们行动的通告栏上,写着一条:
晚上集体弄死一个大店。
在电商的成长史上,似乎每一次涉及商家利益的政策调整,都会有一场博弈。
别看“七天无理由退货”的配置,到了今天已经像筷子配碗一样被接受,当年也是经过一翻拉扯的。
只是经验告诉咱们,7000万电商卖家想与9亿网购用户掰手腕,一个是胳膊,一个是腿。
最近有一个卖袜子的商家,在整理两个退回的包裹时,发现一模一样的退件里各少了6双袜子。
袜子不值多少钱,但气到上头的卖家从上海青浦出发,开了900多公里找到了河南开封,图的就是一个当面对质:
为什么要这样做?
无论是“七天无理由退货”还是“仅退款”,出发点都是为了保障用户的利益。
只是人性复杂,总有一部分人能找到规则的缺口。
就像“七天无理由退货”,现在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表演买一堆礼服,用完再退的案例。
不过没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网购时代,咱们是回不去了。
一味讨好用户或一味讨好商家,都不是一个合理的生态。
就像现在,一些平台喊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些平台想给买家打造极致的低价体验。
这样的生态,才能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和商家。看哪个平台不顺眼,大不了咱就不陪它玩了。
如果平台们站上统一战线了,用户和商家大概率会成为待宰的羔羊。
这次“仅退款”闹大了,身为老大哥的淘天系率先拿出了态度与姿态:
体验分4.8分及以上的玩家,对售后处置的自主权更大。
游戏玩家可能都知道,上大分都要不断爬升提高段位。体验分4.8分,一般玩家看了也只能摇头。
就像金卡与白金卡登机不用排队,但一般玩家连打多少趟飞机才能拿到白金卡的冷知识,都get不到。
斯基翻了一下,自个儿回购率比较多的淘宝店,也只有4.7分。
这个分数,已经超过了它家67%的同行。
这个规则对于头部玩家肯定是利好,但对于众多小商家来说,4.8分或许是一个不容易跨越的围城。
围城内,大玩家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操控权;围城外,小玩家们继续接受“仅退款”。
掌握围城进出权的,自然是平台。
小玩家们接下来怎么办呢?摆在他们面前的,大概率只有一种选择:
努力上分。
其实,咱们卖家也不是只会硬刚,他们是将其中的矛盾看得比较通透的一个群体。一些玩家就说了:
这不是商家与普通用户之间的矛盾,而是商家与羊毛党、黑灰产之间的矛盾。
他们还给矛盾化解提出了解决办法,比如用大数据手段识别异常行为与人群。
斯基也觉得,凭咱们现在的大数据智慧,堵上“仅退款”的漏洞也不是什么棘手的事儿。
不过卖家一气之下开900多公里找到买家,这种事更对吃瓜、看爽剧的围观群众的口味。
所以,咱们反倒忽略了老大哥另外一个动作。
这次淘天系调整了四个政策,有个动作就是调整对商家的收费规则:
淘天包括淘宝和天猫在内的所有商家收取订单成交额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同时于9月起,取消仅对天猫商家收取的分3万、6万两档的年费,而已支付的2024年年费将退还。
上一次这么调整的时候,韩都衣舍等大玩家受到了小玩家的围攻。
如果说,“仅退款”这个功能除了让一部分卖家骂娘、让买家叫爽之外,短期看给平台带来不了什么好处。
调整收费规则就不一样了,虽然也会让一部分卖家骂娘,但至少能让平台的财报变得更优秀。
平台对商家收费,对应到财报上就是客户管理收入,这个收入除以商品交易总额,可以得到平台的——
货币化率。
货币化率,是一个平台投资人很看重的一个指标,它代表着平台的赚钱能力。
已经有人给淘天系的收费调整算了一笔账:
如果粗略按今年淘天国内GMV总额为8万亿人民币,其中消费者确认了收货的订单占比(无论后续是否退货)占比为 60%,那么8万亿*60%*0.6%=288亿新增收费。
结合以上收、减两部分,再考虑到假设有误差,大致推算本次规则变动后——
淘天新增的收入大约在大几十亿~百亿出头之间。
虽然这里保守说了是收入增加,实际上这个增加额几乎可以视为增加的净利润。
几十亿的新增净利润,即便对于阿里这样千亿利润的大盘子,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别看咱现在拿下一头大老虎,资产都是以“亿”为单位,斯基也给大伙儿一个数据清醒下:
A股5300多家上市公司,一年能挣上10亿净利润的也就600家出头一点儿。
新增的这几十亿,不仅让财报更加漂亮,更多的是带给投资人信心。
2016年那会儿,因为阿里的货币化率连续第二个季度上升,从上年同期的2.7%升至2.98%,投资人就亢奋了。
那时候,好几家券商在报告中夸起阿里一点都不委婉,一个劲地夸阿里将更多交易转化为收入的能力。
德意志银行和汇丰甚至小幅上调了对阿里巴巴的目标价。汇丰银行一边上调目标价,一边还忍不住夸:
阿里巴巴集团是它选定的“亚洲十强”之一。
当然,也不排除阿里会把这部分收入补贴消费端,毕竟这届管理班子喊出的口号是:
用户为先。
反正,咱们还在吃瓜“仅退款”,大佬又默默下了一盘大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0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