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五月天假唱事件与《歌手2024》的直播全开麦举办,大众对于音乐市场的需求开始朝着拒绝综艺的真实性转变。而大量的当红华语歌手一直播、一场现场就翻车,他们的唱功在全开麦之中音准又成为了歌手最容易出错的问题。更是有流行音乐的教授级别人物:尤静波直言:华语歌手80%的歌手音准都有问题。
那么从专业视角出发,华语歌手之中的哪些歌手音准真有问题,是不是华语80%的歌手音准都有问题?他们唱的不好听那么到底是不是音准的问题?今天揉碎了讲:
1:绝大部分网上说音准有问题的巅峰唱歌歌手(黄绮珊、袁娅维、谭维维),其实问题并不是歌手音准的耳朵听不准,大部分都是因为:听得准唱不准导致的偏差。为什么唱不准?这个问题很复杂,大概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因:
一:演唱过程之中处理信息过多,大脑过载的导致的音准波动。歌手演唱过程中,要处理的信息太多太多了:歌词、音准、节奏、转音、加花、表情、舞台、舞美、动作。大部分音准波动,都是在忘词、抢拍的前后,这并不是歌手听不准,而是大脑已经满载了,处理不够集中导致的偏差。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理解为:熟悉度不够,训练次数达不到放松自如的集中。
二:曲目难度过高、高音压力过大导致的不可控性音准波动,即基于倒嗓的音准不可控。这一点常常会忽视,高音演唱过多导致的过度消耗导致的唱不准、声带机能下滑其实是大部分导致音准偏差的主要原因。
三:技术性失误。唱功是一个非常复杂,消耗体力的大型项目。技术性失误太多太多了,可能一个打嗝、一个恍惚、一个支撑不足,就会导致音准的偏差。这里的技术性其实就是:脑子里想到这个音高,但是做不到这个音高的能力。想到和做到之间的的确确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场演唱。
大部分并非歌手的朋友去看待职业歌手跑调,会有一个错觉:就是歌手的跑调是基本功不足的表现。但实际上,如果你真的作为歌手每天开嗓视唱练耳,也登台演唱过,你就知道:跑调这个东西,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学习唱歌就是从跑调之中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甚至于可以说:跑调是一定会出现的,跑调就是现场演唱会的一部分,也是人性化的一环。
歌手作为一个靠嗓子吃饭的工作,随着工作的损耗,他一定会伴随着声带机能的磨损,这种磨损在高音上更为明显,而且会因为长期的演唱导致声带的松弛度变大,丧失弹性张力,这个时候我们歌手原本可以轻松控制的大脑音高闭合肌肉记忆,会因为声带的状态变成,而产生偏差,形成音准的波动。
很简单的例子——爬山之后下山我们的小腿会发抖。声带也会在强烈的高音闭合之后产生这种,低音不受控制的干扰。只是说,年轻的时候可以硬抗硬顶,但是等年龄到了,声带会开始不可控,你是控制不住的,所以音准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基本功和用不用心问题,而实际上还存在着更多的原因:曲目难度、歌手的声带状态、音域能力都有关系。
大部分时候顶级职业歌手的音准波动,都是因为高音过多、曲目难度过高、或者高强度的工作导致的音准失控。代表例子就是:黄绮珊和袁娅维,他们两人的唱功是非常顶级的,但是黄绮珊的音准是连续三次出现了严重问题,这是因为黄绮珊的工作强度太高导致的声带闭合下滑。而袁娅维则是因为曲目难度太高,转音太多,节奏太赶,同时袁娅维的唱法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咬字质量音域下滑。他们的年龄偏高。早已经进入了倒嗓期,那么在一个吃力的高音之后,声带闭合的不由自主问题其实一定会出现。
2:音准有问题的歌手,大部分都是一些长期不参与高强度演唱、非唱功定位的商业性职业歌手,比如说:梁静茹、杨丞琳、以及大部分的民谣歌手特别是大冰这种打着民谣噱头卖畅销书的跨界多商业属性歌手。
音准有问题其实,我们判断的依据很简单:音准的偏差是会造成小二度的大量离调,形成跑调。如果是仅仅是一两个音的二分之一音准波动,其实并不会影响整体的旋律听感,我们称之为走音。但是当大部分音高都出现了波动,而且存在一些比较离谱的差距时候,通常是:连续的小二度以及以上,这个时候就不是音准问题,而是更严重的跑调问题。
跑调,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歌手他对于音高、对于调式、对于音乐的敏感程度,是缺乏了基本的音准调式概念。达不到一个基本的音乐要求和从业标准,是不具备展现现场声乐音乐美感能力的歌手。你调式都搞不清楚,当个锤子歌手?
而通常情况下:跑调的歌手会呈现两种状态:
一:因为太久不唱歌,丧失了就业能力的高音闭合不足,导致的高音破音跑调。代表人物:梁静茹、杨丞琳;梁静茹的跑调是非常典型的因为缺乏锻炼、练习和音乐就业环境导致的跑调,说白了的因为破音导致的跑调。
二:能力太弱,完全是一个唱功草包,没弄明白音乐调式和音高关系导致的跑调。代表人物:大冰等大量的民谣歌手,比如说那个唱《盗将行》的花粥,他们这些都是达不到职业歌手水准的音准问题。这个民谣歌手,大部分的现场都是非常糟糕的,赵雷这种算是非常好的民谣歌手,但实际花粥、大冰这种做的大量下沉市场音乐,现场Live几乎崩盘的歌手,他们很难有一个较高的自律性。
3:如果以结果论的角度讲:华语80%的歌手音准的确会在现场出现问题,但这个问题换一个其他国家的市场也是一样的:韩国90%的歌手音准在现场全开麦之中都会有问题,同样成立。甚至于欧美90%的歌手音准在现场全开麦之中都会有问题,也成立。甚至于你给任何一个音乐市场,说他们的歌手80%、90%歌手音准有问题,都是正确。为什么?
因为:音准的走音是人性化的本质,是现场Live的即兴美感源头。只要是现场演唱,一定会和CD不一样,这种走音在大部分的职业情况下,都是一种即兴美感诞生的闪光点,可能这种走音10次只有2次完成了好听的即兴,但这就是Live,他会提供一种不同,强化现场的唯一性,并不是千篇一律的CD录制版。这才是现场的意义。
所以综上所述,华语歌手音准偏差这个问题,存在两极化:一部分从业者的的确确能力不够,被商业包装过好。但另一部分顶级歌手,他们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就业强度过度,以及追求更高的即兴美感。所以,我们对于音准应该抱有一种正视的基本素养,他并不是洪水猛兽,但他也并不是一种机器化的绝对完美,感受歌手的情绪更重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0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