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汽修工,竟然能让"铁娘子"董明珠心甘情愿地掏空腰包。
不仅如此,他还成功地把王健林和刘强东这两位商界大佬也拉下了水。
这个叫魏银仓的男人,到底使出了什么魔法?
他的"钛酸锂技术"真有那么神奇吗?
为什么连精明如董明珠这样的人物都会上当受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从穷小子到"新能源大佬"
魏银仓的故事,得从他的出身说起。
1959年,魏银仓出生在河北邯郸的一个小村庄。
家里穷,但父母疼他,从小就由着他性子来。
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让魏银仓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长大后的魏银仓,不学无术,整天游手好闲。
他爸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送去当兵。谁知道这小子在部队也待不住,一退伍就回了老家。
魏银仓回到家乡,眼前的景象让他惊讶不已。
曾经尘土飞扬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马路,街道两旁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
魏银仓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么多车,总有人会遇到故障吧?要是能开个修车店..."
说干就干,魏银仓学了一段时间汽修技术,就拉上几个兄弟开了家汽修厂。
没想到生意特别好,没多久就成了当地最大的汽修厂。
这下,魏银仓摇身一变,成了"魏总"。
尝到了甜头的魏银仓可不满足于此。
1996年,他听说邯郸要修一条连接武安的公路。
这可是条财路啊!魏银仓立马托关系,找到了负责这个项目的公司。
他跟人家说:"我出钱投资,咱俩一起分收益。"就这样,魏银仓成功踏入了交通行业。
第一次"跑路"
魏银仓的生意越做越大,可是他的手段也越来越不干净。
到了2005年,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举报了他的违法行为。
魏银仓一听,心里明白:这回要是被查出来,非得吃牢饭不可。
于是他赶紧变卖资产,带着老婆跑到了美国。
这一跑,可就是好几年。
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魏银仓既不懂英语,又没有人脉,想做点生意都找不到门路。
眼看着钱越花越少,他心里就犯了嘀咕: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
国内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新能源行业成了香饽饽。
魏银仓嗅到了商机,决定回国大干一场。
他先是花钱摆平了自己的案子,然后成立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珠海银隆。
为了给公司贴金,他还花了3个亿,买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美国公司"奥泰纳米"。
这家公司有个叫"钛酸锂技术"的东西,据说能生产出充电快、寿命长的电池。
虽然在美国不值一提,但在国内可是个稀罕玩意儿。
魏银仓就靠着这个"钛酸锂技术",开始到处忽悠。
他跟人吹嘘说:"只要把这技术研究透了,咱们公司的市值能到几十万亿!"
忽悠董明珠:26亿打水漂
2015年的一次酒会上,魏银仓遇到了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
董明珠正滔滔不绝地向众人介绍格力的最新力作——格力手机。
就在这时,魏银仓悄悄凑了过来。
"董总,"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您听说过钛酸锂电池吗?"
董明珠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魏银仓眼睛一亮,继续说道:"这可是我们公司的独门秘技啊!充电只要5分钟,能用50年,全球独此一家!"
看到董明珠来了兴趣,他乘胜追击:"您说,造手机有意思,还是造能改变世界的新能源汽车有意思?要不要跟我们合作?"
这话一出,可把董明珠给说动心了。
要知道,格力在空调领域已经做到头了,董明珠正愁找不到新的发展方向呢。
这不,新能源汽车就送上门来了!
2016年初,董明珠兴冲冲地去参观了珠海银隆的产业园。
魏银仓早就准备好了,把公司外表收拾得漂漂亮亮的。
董明珠一看,直接就被唬住了,当场拍板说要投资130亿买下银隆全部股份。
可是,格力的其他股东可不这么想。
他们认为这项技术还不成熟,投资风险太大了。
有人甚至暗中调查了魏银仓的底细,发现这人以前有过造假、贪污、欠薪的劣迹。
面对大家的反对,董明珠可不乐意了。她觉得这些人太短视,看不到新能源的前景。
既然公司不同意,那她就自己掏腰包!
董明珠一个人拿出26个亿,又拉上好朋友王健林和刘强东凑了4个亿,一共30个亿买下了银隆22.388%的股份。
其中董明珠自己占了17.46%,成了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真相大白: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有了董明珠的加入,银隆的估值直接飙到了150亿。
魏银仓看着到手的钱,乐得合不拢嘴。
可好景不长,董明珠很快就发现不对劲了。
2017年,魏银仓放话说要实现300亿的业绩目标。
结果一年下来,真实业绩只有可怜的十几亿。
董明珠一看不行啊,决定亲自下场管理。
这一查不要紧,可把她吓坏了。
公司里问题多得数不清:管理混乱、账目不清、库存积压严重。更要命的是,所谓的"钛酸锂技术"根本就是个空壳,压根没法量产!
魏银仓知道自己的把戏被拆穿了,赶紧溜之大吉。
他以去香港看病为由,偷偷卷走了公司大笔资金,然后一溜烟跑到了美国。
等董明珠反应过来的时候,魏银仓早就跑得没影了。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一个天大的当。
被骗了26个亿,换做一般人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了。但董明珠可不是一般人,她可是有"铁娘子"之称的女强人啊!
董明珠没有放弃银隆,反而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她重组了管理层,继续投入资金研发钛酸锂技术。
在她的努力下,银隆公司慢慢走出了困境。
2018年,银隆的新能源客车销量突破3000辆,是魏银仓时期的三倍。
到了2020年9月,在国际储能大会上,银隆的钛酸锂产品还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后来,董明珠干脆把"银隆"改名为"格力钛",变成了格力电器的子公司。
这家曾经差点被骗垮的公司,如今已经成为了电池制造行业的领头羊之一。
结语
魏银仓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商场上,不是所有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项目都是真金白银。
有些人靠的是虚假宣传和花言巧语,而不是真才实学。
相比之下,董明珠虽然上当受骗,但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担当,最终还是把局面扭转了过来。
这或许就是真正优秀企业家的品格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01299.html